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4-01-05 09:09:25
【实用】小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四篇

【实用】小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低年级要求: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体 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 法。教材选取的例题给我们 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 信息。

二、说学情: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不会太 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画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中 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必要性。培养 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

3、初步感知简单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将统计结果填入表内,会在格子纸上 画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观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培养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看懂图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 行简单分析,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六、说教学理念与教法: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 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将整堂课的设计分成“创设情景------收集、整理资料 ------操作实践------拓展深化”四个层次,我以教材为基础,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 这一事实,力求从实际出发,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乐学、激发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围绕教学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 所以“统计”这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 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引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探 究欲望。其次结合本校“播种习惯责任树,人人为树添果实”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 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2、在活动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 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 最有效的方法是让 其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所以我设计运用投票表决的活动,来确定最喜欢看 的是哪部动画片,从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统计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分一分、排一排、数 一数的过程,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在经历“动态建构运动”之后,再让他们 独立观察教材提供的静止的画面上采集信息、分析、整理数据,进行填写统计表、绘 制统计图、说说统计作用。一方面巩固刚刚建构的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 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进行“间接思维” 训练,既锤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 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统计红、黄、蓝苹果个数的活动中,不仅让 学生学会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还让学生感悟到一个方格表示 2 人,那么 1 人可以用 半格来表示,为后续学习打下能力基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了 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认识了统计及其作用,获得了数学知识,发展了能力。

3、在问题中学数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作者。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感受到,要解决老师提的问题必须调查统计, 在调查统计后,学会思考,能根据数据回答和提出简单的问题,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 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人人都得到发展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理解和体验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 用。同时结合“习惯责任树”,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七、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动手操作, 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 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的学法。

学习方法分为以下三种:

1、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去亲生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 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 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 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获得成功的体验, 是学生在 “参与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

2、交流互补法: 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 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利用生生对话,互相启发,碰撞出只会的火花,以交流促发 展。

3、练习促进法: 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八、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开始提问: “同学们, 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这样的问题, 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说出自己 喜欢的小动物,用什么记录呢?用什么方式能让我们一眼看出喜欢那种小动物的人 最多,哪种最少呢?引出课题“统计”

(二)探究与体验 统计时,我们要记录数据,记录是,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引导学生表达自 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把喜欢每种小动物的人数统计出来,加深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体现统计方 -2- 式的开放性。 通过展示统计表的填写过程,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从统计表中,提问 学生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统计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当我们顺利清晰的将数据记录后, 如何使我们的数据一目了然呢?给学生们留下 讨论的空间与时间,然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方法。 最终教师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及应用。 但是, 在解决较大数据的时候, 格子不够用怎么办?继续讨论并要学生给出方法 及结论。 我们可以将一格表示多个数, 从而使我们的统计图在统计较大数据时, 依旧通用。 (三)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统计天气变化, 从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入手,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并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统计的作用。 再次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统计任务,独立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再次 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感悟较简单的统计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根据记录数据独立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提出问题、 解决问 题,再一次体验了数据的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六)教师小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 哪位同学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最成功的 是什么? 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的学习,在内心感受到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密不可分,通过 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交往,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研究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 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小学说课稿 篇2

教学目的

1.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

2.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能多反思自己的言行,尽量对他人宽容;3.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对待。

教学重点: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对待。

教学课时:1

别难过,有我呢

一、引入

你是独生子女吗你希望自己的朋友理解、信任、帮助自己吗你知道理解、信任、帮助是相互的吗友情可贵

1.看41页一组图,

2.妈妈为啥陷入深深的沉思

3、交流一下在你心情不好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朋友的安慰和帮助是什么心情

小结:有了幸福就共享,有了痛苦,要一起分担,这就是朋友。

想想友情体现在哪里说说自己的实际体会。

我在你身边作为朋友,你应该在什么时候在他的身边

二、引导学生注意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引导他们从生活细微处学会关怀,学会付出。结合实际事例说一说。

说说:当朋友()的时候,我会()。

活动

你有什么烦恼的事吗试着把它说出来,让大家和你一起分担。

说说自己的烦恼事,说说什么是移情

三、心灵体操。

活动1、照镜子

活动二、心心相印。

活动三、如果我是你。

四、心海拾贝,课后关注周围的同学。

小学说课稿 篇3

《浦江的诉说》一课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上海在前进中的首篇。教材为我们讲述了黄浦江的一些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区域、长度以及功能能等涵盖地理、历史、社会、品德诸多方面的知识,容量较大。

从学生角度来看,我们的孩子对于这条母亲河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是留有空白的,需要补充大量的信息资料;从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来看,黄浦江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应该说本课是本单元中举重若轻的一课,是条联系这上海昨天、今天、明天的重要纽带;从设计教学活动的角度看,鉴于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同时也借鉴了《备课——规范从这里开始》中田林一小孙易燕老师的经验,我将本单元进行了单元整合,因此本课是在完成“拓展与合作”和《上海“亚古都”》之后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对上海这座城市发展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之上,同时,学生还将带着学习完本课之后激发起的学习探索*望进入《绿色的家园》和《相约世博会》两课的整合学习。

当然刚才也谈到,本课的知识容量极大,这就意味着课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独立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同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这种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堂课中我将孩子们的观察、整理、归纳资料的学习能力作为学习目标之一,并且初步尝试使用学习评价表的形式来检验这方面的能力训练情况。

本课中我首次指导观察、整理、归纳资料的学习能力是通过一张名为“上海过江通道知多少”的表格完成的。这份表格分为四次完成,所涉及到内容为过江的四种方式、四种方式具体的数量、具体的名称以及四种方式的特点,与学生一起逐步观察、整理、归纳,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课中的第二次培养是在学生了解“昨日黄浦江过江情况”的时候出现的,运用一张调查表,指导学生在教科书中通过同伴的互助完成资料的整理与归纳。其实细心的老师会发现,这份调查表在落实前,我是有一定要求的,即我提出了活动是要注意的四个方面:成员要参与、介绍摘要内容要完整、谈感受要贴切以及介绍表达要流畅。这样的话,学生不但了解了干什么,也明白了怎么干,这两点在学生实践中很重要。在这里,需要大家重视的是,有了要求一定要有相应的检查,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中还加入了评价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在本课的最后一个活动中,我又一次设计了一个指导学生课后活动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归纳的活动作业——找找“黄浦江的作用”,这既是一种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知识延伸,也是一种学生学习能力得以独立运用机会。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只有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意训练的坡度,相信,孩子们的能力会得到稳步提升的。

当然,今天的这节课,只是学生这方面能力培养的开始,我一定会在实践中会遇到问题,有待改进。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能给我提出宝贵建议,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4

世界的海洋是第二章最后一部分的内容,结合我们6年级的要求,从本节课的要求来说,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边缘海和内陆海概念,海峡和海湾的概念,海底有哪几种地形,海洋有什么资源,怎么保护海洋等5个方面的这些相对简单的内容。结合我们地理课的学科要求,不能知识了解概念,要能在地图上指出世界著名海峡海湾,边缘海和内陆海,能够读图说出五种海底地形的特点及分布。通过讨论、举例,初步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形成保护海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从学生本身来说,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地理的读图分析等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的是读图分析后的结果表达,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以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最后再落实在自己的导学案上。这样部分的学生可以立刻结合书本找出答案,另一些学生也可以听过老师的点拨找到答案,起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我们学生比较喜欢单干的特点,导学案采取2人一份的方式,督促他们经过合作得到共同的答案。

而从内容来讲,本课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结构不明显,因此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组织,通过学习黑海,以点带面,让学生做一个小小军事分析员,从黑海的位置了解“海湾和海峡”,“边缘海和内陆海”这2个方面,从黑海的资源了解“海底地形”和“海洋资源”最后通过怎么利用好黑海来诠释“保护海洋”,本节课一课时,部分内容作为课后讨论。这样一可以把本来结构不明显的内容串联起来,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和学生所看到现今正在目睹的一些社会时事联系起来,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见识。让他们培养地理并不局限于课本中,而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理学习观。

在教学手段上,方法上我采取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相结合。在方式上,有看视频,看书本图册,看模型等多种,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有了兴趣,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引起后续思考和主动活动。

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在第一题关于边缘海和内陆海的内容中,我先用相对较完整的填空题的方式来让学生找到书本上的知识,然后再在地图上找相对应的边缘海和内陆海,然后当他们学到了这种方法后,海峡和海湾的内容则相对简单,找书本和图册,然后自己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立刻确定答案。在海洋的资源和保护方面,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得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得出海洋资源的几个方面,也得到海洋保护的方法。这样也能做到有收有放。

《【实用】小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